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微生物自修复水泥基材料仅浅层修复的问题,探究裂缝宽度、开裂龄期和裂缝深度对裂缝区溶液理化参数的影响,解释浅层修复的原因.通过pH试纸和pH计测得裂缝区溶液的pH值,通过钙离子计和EDTA滴定测得裂缝区溶液的Ca2+浓度,通过酶标仪测得裂缝区溶液的碳酸根离子浓度,从而确定裂缝区溶液理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密闭环境下,裂缝区溶液pH值均在13.3左右;试件开裂龄期由3d增至56 d,裂缝区溶液Ca2+质量浓度由140 mg/L逐渐增至350mg/L.在大气环境下,裂缝区溶液表层3mm内pH值相对较低,沿裂缝深度方向先增加后稳定(pH值在13.2左右);裂缝区溶液Ca2+浓度沿裂缝深度方向先增加后趋于稳定;裂缝区溶液CO3-2浓度沿裂缝深度方向先降低后稳定至1.5 g/L左右;裂缝区加入微生物后,表层CO3-2浓度有所增加,深度方向CO3-2浓度无显著提升.裂缝深处CO3-2浓度较低是导致裂缝区修复较浅的主要原因.由SEM和XRD可知,裂缝区矿化产物主要是方解石型碳酸钙,微生物作用下的矿化产物呈凝胶状且具有一定的黏结性.
推荐文章
混凝土裂缝的微生物自修复效果
混凝土
裂缝
微生物
自修复
效果
基于微生物矿化技术的水泥基材料早期裂缝自修复
微生物
水泥基材料
早龄期
自修复
基于MICP技术的自修复混凝土研究进展
自修复混凝土
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
工作原理
性能
影响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生物自修复砂浆裂缝区溶液理化特征
来源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生物自修复 砂浆 浅层修复 裂缝开口 理化特征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08
页数 8页 分类号 TU526
字数 48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0505.2020.01.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钱春香 东南大学绿色建材技术研究所 200 3835 39.0 51.0
2 张艺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3 1.0 1.0
3 张旋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生物自修复
砂浆
浅层修复
裂缝开口
理化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1-0505
32-1178/N
大16开
南京四牌楼2号
28-1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1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713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