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探究棘孢木霉GYSW-6m1对草莓炭疽病的生防机制、盆栽防治效果及其促生作用,为筛选用于草莓炭疽病绿色防控的高效生防菌提供资源及应用技术.采用平皿培养法、显微镜观察法和盆栽灌根法测定了棘孢木霉GYSW-6m1对草莓炭疽病的生防机制、盆栽防效及其对草莓幼苗的促生效果.结果 显示,棘孢木霉GYSW-6m1对草莓炭疽菌LC0220具有较强的竞争、抗生和重寄生作用,菌株GYSW-6m1能迅速占领营养空间,对峙培养3、5和7d对病菌LC0220抑制率分别为68.06%、71.03%和79.03%,病菌LC0220在含有菌株GYSW-6m1发酵代谢产物平板上培养3、5和7d抑菌率分别为79.18%、75.81%和76.13%,菌株GYSW-6m1挥发代谢物对病菌LC0220菌丝生长几乎没有抑制作用,菌株GYSW-6m1菌丝可通过接触、缠绕和穿透病菌LC0220的菌丝并引起菌丝消解断裂.菌株GYSW-6m1对草莓炭疽病具有较好的盆栽防治效果,处理LC0220+GYSW-6m1防效最显著,防效高达87.23%,处理GYSW-6m1(3 d)+LC0220和LC0220(3 d)+GYSW-6m1防效分别为52.72%和44.76%.棘孢木霉GYSW-6m1对草莓幼苗具有明显的促生效果,株高、根长、植株总鲜重和植株总干重均显著增加,促生率分别为7.96%、10.42%、22.54%和34.21%.棘孢木霉GYSW-6m1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生防资源用于草莓炭疽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实用开发潜力.
推荐文章
棘孢木霉T-6对烟草促生及对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抗病作用
烟草
棘孢木霉T-6
黑胫病
根黑腐病
生物防治
微生物菌剂和生防木霉菌对甘蓝黑腐病的田间防效及其对甘蓝的促生作用
甘蓝黑腐病
微生物菌剂
木霉菌
防效
促生作用
链格孢菌毒素胁迫下的棘孢木霉转录组构建及生防基因差异表达
棘孢木霉
链格孢菌
真菌毒素
转录组学
生防功能基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棘孢木霉GYSW-6m1对草莓炭疽病的生防机制及其防病促生作用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棘孢木霉 草莓炭疽菌 防治效果 促生作用 抗生作用 重寄生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7-595
页数 9页 分类号 S47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409/j.cnki.2095-039x.2020.04.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学辉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9 280 10.0 15.0
2 何海永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3 88 6.0 9.0
3 吴石平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8 224 8.0 14.0
4 赵玳琳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2 10 2.0 2.0
5 陈小均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2 117 5.0 10.0
6 谭清群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7)
共引文献  (118)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2(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3(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4(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棘孢木霉
草莓炭疽菌
防治效果
促生作用
抗生作用
重寄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双月刊
2095-039X
11-5973/S
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
2-50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56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