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碳酸盐岩热储中储层伤害可能会导致产能下降、回灌难、生产周期短等问题.为提高地热井产能,解除热储伤害,以北京通州区A井为例,建立了综合压前评估、工艺方法优选、酸液体系建立、施工参数优化、压力曲线诊断、压后效果评价的酸化压裂关键技术体系.形成了基于水位恢复数据、测井数据的综合储层伤害指标、储层物性指标的多指标压前评估方法.在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优化施工参数,并对施工过程中的压力曲线进行了诊断.最后对A井改造效果进行评价:改造后单位出水量提高了65.51%,水温提高2℃,产能系数提高了59.51%,近井伤害得到完全解除,渗透率得到明显改善.该工艺有助于解除碳酸盐岩热储近井污染、改善储层物性、沟通天然裂缝.
推荐文章
酸化压裂方法在碳酸盐岩热储层中的应用
碳酸盐岩热储
酸化压裂
地热井增产
渗透率
碳酸盐岩油藏压裂酸化改造技术
碳酸盐储层
酸化压裂
改造技术
评价实验
碳酸盐岩气藏的酸化压裂技术
碳酸盐岩气藏
酸化压裂
岩相
酸液类型
测井资料在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压裂效果分析中的应用
测井解释
酸化压裂
常规测井
成像测井
电阻率差异
泵压差异
测井资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酸化压裂技术在碳酸盐岩热储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城市地质 学科
关键词 碳酸盐岩 酸化压裂 近井伤害 产能 渗透率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7-335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1903.2020.03.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柯柏林 24 109 6.0 10.0
2 杨淼 6 7 2.0 2.0
3 林天懿 6 7 2.0 2.0
4 刘庆 5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酸盐岩
酸化压裂
近井伤害
产能
渗透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城市地质
季刊
1007-1903
11-5519/P
16开
北京西四环北路123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7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