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旨在探究属间杂交对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生长性能及形态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分别经2代群体选育的泥鳅(M)与大鳞副泥鳅(P)优良个体为亲本,通过人工繁殖建立了泥鳅自交M(泥鳅♀×泥鳅♂)、大鳞副泥鳅自交P(大鳞副泥鳅♀×大鳞副泥鳅♂)、正交MP(泥鳅♀×大鳞副泥鳅♂)与反交PM(大鳞副泥鳅♀×泥鳅♂)4个试验群体,并对其生长性能及形态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4个群体生长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在2,3,4,5,12月龄等生长阶段,4个群体生长速率差异趋势相似,且MP与PM在生长性能上差异显著(P<0.05),MP生长速率显著高于PM、M(P<0.05)、显著低于P(P<0.05),PM生长速率显著高于M(P<0.05)、显著低于P(P<0.05).可数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MP群体与PM群体鳍条数目皆偏向于M亲本.可量性状和框架结构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MP与PM聚为1支,再与M聚为1支,最后与P聚为1支;主成分分析概括出方差贡献率较大的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8.806%,其中主成分1方差贡献率为43.000%;在27个测量参数中挑选21个对主成分1贡献较大的参数建立4个群体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为83.33%~93.33%.[结论]综上所述,杂交后代生长性状体现出了明显的超单亲(泥鳅)优势,且两种杂交泥鳅形态相近,均与泥鳅更相似.研究结果为杂种泥鳅的鉴定、育种及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泥鳅和大鳞副泥鳅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泥鳅
大鳞副泥鳅
酯酶同工酶
舟山群岛大鳞副泥鳅与台湾泥鳅的形态差异性分析
台湾泥鳅
大鳞副泥鳅
形态特征
多元分析
泥鳅和大鳞副泥鳅年龄与生长的比较研究
泥鳅
大鳞副泥鳅
年龄
生长
基于判别分析的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识别
泥鳅
大鳞副泥鳅
判别分析
逐步判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泥鳅选育品系、大鳞副泥鳅选育品系及其杂交子代的生长和形态差异分析
来源期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泥鳅 大鳞副泥鳅 杂交子代 生长性能 形态差异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动物水产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4-505
页数 12页 分类号 S966.4
字数 61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836/j.jjau.202005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1)
共引文献  (243)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7(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8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2(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3(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5(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6(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8(4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2(1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4(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5(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6(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7(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8(8)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泥鳅
大鳞副泥鳅
杂交子代
生长性能
形态差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286
36-1028/S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志敏大道1101号
44-10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2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55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