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总结蝶鞍区疑难病变的临床特点,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鞍区病变活检术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7月1日至2019年7月1日于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接受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endoscopic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ETA)鞍内占位活检术或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入路(endoscopic extended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EETA)鞍上占位活检术的所有蝶鞍区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构成、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表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共14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115例(81.0%,115/142)接受ETA鞍内占位活检术,27例(19.0%,27/142)接受EETA鞍上占位活检术.142例蝶鞍区病变的病因包括囊性病变12例(8.5%,12/142)、 炎症/感染性疾病30例(21.1%,30/142)和肿瘤100例(70.4%,100/142),最常见的诊断依次是生殖细胞肿瘤(79例)、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8例)、Rathke's囊肿(8例)和淋巴细胞垂体炎(7例).142例患者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中枢性尿崩相关症状;无脑脊液甲胎蛋白升高;29例脑脊液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其中27例(93.1%)为生殖细胞肿瘤,2例(6.9%)为颅咽管瘤;肿瘤和炎症/感染性疾病最常同时累及鞍内和垂体柄(25.0%和33.3%),其次为鞍内或由鞍内延伸至鞍上(21.0%和30.0%),囊性病变则最常累及鞍内/由鞍内延伸至鞍上(75.0%).97.0%病例的头颅MRI表现为垂体后叶亮斑缺失.活检术后1个月内,7例(4.9%,7/142)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例(2.1%,3/142)出现脑脊液漏(其中2例行二次手术修补后恢复),3例(2.1%,3/142)出现眼球运动功能障碍,2例(1.4%,2/142)出现视力下降,2例(1.4%,2/142)出现视野缺损或较术前加重,经治疗后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蝶鞍区病变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ETA鞍内和EETA鞍上占位活检术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