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主要构造边界之一,北缘断层及其所控制的新生代沉积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盆—山格局演化、高原扩展隆升与变形的地质记录.因此,西秦岭北缘构造带的断裂构造和断裂控制的沉积盆地研究对于理解青藏高原构造系统形成和高原隆升过程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通过对西秦岭北缘新生代盆地的南部边界断层F1断层结构分带、断层岩类型、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分析,获得如下认识:1)F1断层总体走向为290°~300°,倾向北北东,倾角60°~80°,发育近百米宽的由韧性、韧脆性和脆性断层岩等组成的结构复杂的断层带;2)构造分析揭示了F1断层至少经历了3期构造变形事件,第一期为韧性—韧脆性伸展正断层作用,第二期为脆性高角度挤压逆冲断层作用,第三期为近直立的脆性斜向左旋走滑作用;3)该断层近百米宽的断层带内形成于不同构造层次的韧性、韧脆性、脆性等变形现象叠加交织出现在现今地壳浅表层次,说明该断层带经历了从早期较深层次韧性变形域逐渐抬升而进入晚期较浅层次的脆韧性变形域到现今的脆性变形域的韧—脆性变形机制转换;4)根据F1断层对西秦岭北缘渐新统—中新统漳县含盐红层盆地的空间构造配置、控制和改造以及新生代区域构造变形演化历史分析,认为第一期韧性—韧脆性伸展正断层作用与渐新世—中新世断陷盆地形成相匹配,活动时代为晚渐新世—晚中新世;第二期脆性高角度挤压逆冲作用与渐新世—中新世地层翘起、褶皱和底部抬升剥蚀及上新世磨拉石盆地充填相对应,活动时代应该始于中新世末期或上新世早期,持续至第四纪早期;第三期斜向左旋走滑则与西秦岭北缘断层带第四纪以来广泛发育的左旋走滑作用相对应.综上所述,西秦岭北缘新生代漳县盆地南部边界断层F1,虽然仅是北缘构造带中一条断层,但作为构造敏感带,其多期变形历史应该代表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演化及构造体制转换过程.如果这一新生代沉积盆地边界断层F1在渐新世—中新世一直处于伸展正断作用,那么西秦岭北缘在这个阶段应该处于地壳伸展拉张状态,渐新世—中新世漳县盆地只能是伸展断陷盆地而不可能是挤压挠曲前陆盆地或压陷盆地.因此,我们认为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汇聚产生的构造挤压缩短和地壳隆升效应在中新世尚未波及到西秦岭北缘区域.F1断层在中新世末—上新世初的构造反转挤压冲断和上新世具有再生前陆磨拉石堆积出现才标志着西秦岭北缘卷入青藏高原挤压构造动力学系统.
推荐文章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漳县—车厂断层的结构及构造演化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
漳县—车厂断层
断层带结构
断层运动学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构造样式
渤海湾盆地
中新生代
构造演化
构造样式
西秦岭北缘漳县中—新生代红层地层格架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西秦岭北缘
中—新生代
红层地层
角度不整合
砾岩
地层格架
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天水—武山构造带及其构造演化
蛇绿岩
岛弧型岩浆岩
天水-武山构造带
早古生代
西秦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新生代盆地南部边界断层带结构与构造变形演化
来源期刊 地质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西秦岭北缘 断层带 断层岩 构造分析 构造变形演化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3-1088
页数 16页 分类号 P541|P5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017/dzkx.2020.06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进京 27 99 6.0 9.0
2 赵海涛 19 56 6.0 6.0
3 宫恩麟 1 0 0.0 0.0
4 刘重庆 6 1 1.0 1.0
5 吴彦旺 5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3)
共引文献  (226)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6(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2(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3(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4(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5(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6(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7(3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8(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西秦岭北缘
断层带
断层岩
构造分析
构造变形演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学
季刊
0563-5020
11-1937/P
16开
北京9825信箱
2-392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0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3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