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提高电弧增材制造质量,获得更好的参数匹配.方法 研究机器人焊接速度和层间冷却时间变化对增材件形貌、熔宽、余高的影响规律.选取焊接速度为30 cm/min和40 cm/min,层间冷却时间为30 s和40 s,进行两变量两个水平的全面实验.利用机器人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在5 mm厚的316L不锈钢板上进行20层的堆积;在焊道上均匀选取6个点,测得总高、熔宽和余高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增材件总体形貌及熔宽、余高的变化规律.结果 发现当层间冷却时间达到一定值后,熔池已凝固且温度较低,熔宽、余高变化不大.随着焊接速度提升,熔池单位时间内熔化的金属量锐减,引起增材件熔宽、余高缩小.结论 改变焊接速度对增材件形貌的影响更为明显,层间冷却时间达到一定值后,层间温度不再发生变化,形貌变化不大.
推荐文章
不锈钢电弧增材制造成形
电弧增材制造
不锈钢
成型工艺
TIG焊
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成形工艺与性能研究
电弧增材制造
铝合金
成形工艺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电弧增材制造成形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电弧增材制造
成形控制
成形工艺
闭环控制
工艺参数对铝合金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成形的影响
搅拌摩擦增材制造
铝合金
工艺参数
界面迁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工艺参数对机器人电弧增材制造成形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精密成形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电弧增材制造 机器人焊接速度 层间冷却时间 成形精度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大湾区焊接技术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106
页数 7页 分类号 TG434
字数 26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6457.2020.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屏 55 316 10.0 16.0
5 王晓军 46 139 6.0 10.0
6 黄舒薇 3 2 1.0 1.0
7 林泓延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5)
共引文献  (43)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6(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9(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弧增材制造
机器人焊接速度
层间冷却时间
成形精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精密成形工程
双月刊
1674-6457
50-1199/TB
大16开
重庆市石桥铺渝州路33号
78-235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7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55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