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无线携能(SWIPT)网络中,节点通常采用非线性能量收集.论文首先建立了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提出了时隙切换与静态功率分割相结合的智能协同SWIPT传输方案(CoTP),推导了该传输方案的速率-能量(R-E)域,研究了接收端存在电路功耗情况下CoTP方案的速率-能量(R-E)均衡策略.同时,论文将所提的CoTP策略与动态功率分割(DPS)、开-关功率分割(OPS)、静态功率分割(SPS)与时隙切换策略(TS)的R-E域性能进行了比较,仿真分析了噪声以及接收端电路功耗对R-E域性能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案相比,若不考虑电路功耗情况,所提CoTP策略在每比特收集能量为0.6 mJ~2.4 mJ时具有较高的可达速率.若考虑电路功耗情况,所提CoTP策略在每比特收集能量为0mJ~1.5 mJ时具有较高的可达速率,可以实现能量收集与信息传输的均衡.
推荐文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能量均衡的分簇策略
无线传感器网络
能量均衡
分簇
路由协议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均衡路由算法
WSNs
路由表
剩余能量
多跳路由
一种能量均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
无线传感器网络
能量均衡
分簇算法
无线传感网络能量收集策略的研究
无线传感网络
能量收集
技术分析
射频
能量供给
供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无线携能网络中一种非线性能量收集与信息传输均衡策略
来源期刊 信号处理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无线携能网络 非线性能量收集 速率-能量均衡 智能协同时隙切换与静态功率分割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算法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7-223
页数 7页 分类号 TP393
字数 48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798/j.issn.1003-0530.2020.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晓荣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39 109 6.0 8.0
2 孙明杭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3 1 1.0 1.0
3 沈霖晖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线携能网络
非线性能量收集
速率-能量均衡
智能协同时隙切换与静态功率分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信号处理
月刊
1003-0530
11-2406/TN
大16开
北京鼓楼西大街41号
18-14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53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27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