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明确笋用竹竹织叶野螟的发生危害规律,寻求无公害防治技术,采用林间系统观察、抽样调查和室内饲养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利用玉米螟赤眼蜂、球孢白僵菌、阿维菌素、高氯甲维盐防治竹织叶野螟的试验,对成都市为害笋用竹的竹织叶野螟发生规律和危害情况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竹织叶野螟在成都一年发生4代,第1代对雷竹危害最重;卵期释放玉米螟赤眼蜂后竹织叶野螟虫口减退率可达到73.68%,阿维菌素和高氯曱维盐对竹织叶野螟防治效果分别可达94.39%和94.07%,防治效果较好。研究结果可为成都地区笋用竹竹织叶野螟的监测和无公害防治提供借鉴。
推荐文章
泾县竹织叶野螟的发生与防治
竹织叶野螟
形态
习性
防治
雷竹竹织叶野螟幼虫的药物防治试验
雷竹
竹织叶野螟
药物防治
森得保和苏云金杆菌防治竹织叶野螟药效对比试验
森林保护学
森得保
苏云金杆菌
竹织叶野螟
生物防治
竹织叶野螟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撑绿竹
竹织叶野螟
生命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笋用竹竹织叶野螟的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林勘设计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笋用竹 竹织叶野螟 发生规律 无公害防治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71
页数 6页 分类号 S4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笋用竹
竹织叶野螟
发生规律
无公害防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林勘设计
季刊
16开
成都人民北路一段14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2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6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