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2019年8月由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四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是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重要文件,开启了中国科技期刊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作为我国高水准期刊群,如何把握这次机遇来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群成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关于什么是一流期刊,学术界、期刊界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运筹学会会刊》主编袁亚湘认为"一百年后,人们评价一本刊物,不会记得它发过多少S C I,而是会看它发表过什么伟大的文章".《电化学能源评论》主编李爱军认为,能否吸引广大科研人员把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国家的发展服务,成为评判一流期刊的标准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主编裴钢认为,一流的科技期刊要反映一流的科学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园艺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主编程宗明认为一流期刊具备以下6个属性:应该发表具有世界一流水平且影响广泛的科学论文;主编和编辑队伍要有能够判断世界一流论文的能力;要有历史的沉淀,获得学术圈的广泛认可;可提供优质的服务;发表足够体量的文章;使用科技界通用的语言.科睿唯安的宁笔先生的观点更加具象化:世界一流期刊即是"强"(影响因子高)+"大"(发文量大)的期刊,并列出了影响因子和发文量均在本学科前10%的期刊.综合上述专家的观点,一流期刊首先需要面向世界,能够引领世界学术发展;然后要能够汇集很多一流成果.面向世界、引领世界需要国际视野、国际化的办刊队伍、相应的学术力量及出版平台的支撑;汇集的一流成果需要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期刊具备相匹配的出版理念和出版能力.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科技期刊总量虽达到近5000种,居于世界第3位,涵盖基础科学、农业科学、应用技术、医药卫生类等领域,但期刊质量参差不齐,缺乏世界顶级期刊,国际影响力普遍不足.
推荐文章
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与科研院所协同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
科学院所
协同发展
期刊发展路径
中国科学院固体地球科学知识创新工程现状与发展态势
中国科学院
固体地球科学
知识创新工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科学院
战略合作
协议
框架
技术创新体系
对地观测系统
对地观测卫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建设现状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年鉴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期刊运营与营销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0-324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期刊年鉴
年刊
1671-6655
11-4794/Z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5号金盾出版社5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0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