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室性期前收缩不同分级及其中医证型、虚实辨证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8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行动态心电图确诊为室性期前收缩的1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Myerburg分级法进行频率和形态分级,分析不同分级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中医证型及虚实辨证的分布情况.[结果](1)195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中,无合并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以青中年多见,而合并结构性心脏病的多为老年患者,2组年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各等级分组患者均以心血瘀阻最为多见,各组间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低频率室性期前收缩(Ⅰ~Ⅱ级)的证型分布依次为:心血瘀阻>痰火扰心>水气凌心>气血亏虚>心阳不振>心阴不足;高频率室性期前收缩(Ⅲ~Ⅳ级)的证型分布依次为:心血瘀阻>水气凌心>痰火扰心>气血亏虚>心阳不振、心阴不足,2组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中医虚实证方面,低危形态等级患者以实证为主,高危形态等级患者以虚实夹杂为主,2组虚实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频率等级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存在不同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不同形态等级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存在中医虚实辨证分布差异,本研究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室性期前收缩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不同分级的室性期前收缩的辨证论治具有借鉴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室性期前收缩不同分级与中医证型及虚实辨证分布规律探讨
来源期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 频率等级 形态等级 中医证型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1-226
页数 6页 分类号 R259.417
字数 40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59/j.cnki.gzxbtcm.2020.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洪永敦 49 694 12.0 25.0
2 吴粤湘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室性期前收缩
频率等级
形态等级
中医证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7-3213
44-1425/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公楼629室
46-275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17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