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直径≤10 cm的胃神经鞘瘤(GS)和胃间质瘤(GIS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GS病人(男10例,女21例,中位年龄58岁)和126例GIST病人(男70例,女56例,中位年龄61岁)的CT表现,测量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CT值,计算肿瘤各期强化幅度.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种肿瘤大小,平扫、增强各期CT值和各期强化幅度以及病人年龄,采用卡方检验比较2种肿瘤的其他CT特征和病人性别,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鉴别2种肿瘤的预测因素.结果 2组病人性别,肿瘤发生部位、形态、边界、生长方式、囊变坏死、淋巴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人年龄、肿瘤大小、强化程度、溃疡、钙化以及平扫、增强各期的CT值和各期强化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发生部位和周围淋巴结是鉴别2种肿瘤的预测因素.结论 平扫和增强CT检查对于≤10 cm的GS和GIST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参考.
推荐文章
多层螺旋CT与超声胃镜在贲门部及胃底部间质瘤诊断中的比较
胃肠道间质瘤
贲门部
胃底部
超声胃镜
多层螺旋CT
胃神经鞘瘤与低危险度胃间质瘤CT影像鉴别诊断
胃肿瘤
神经鞘瘤
鉴别诊断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多层螺旋CT诊断胃间质瘤的价值
胃间质瘤
多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胃间质瘤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胃间质瘤
多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表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层螺旋CT对胃神经鞘瘤与胃间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来源期刊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胃神经鞘瘤 胃间质瘤 鉴别诊断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6-161
页数 6页 分类号 R735.2|R44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300/j.2020.L1757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8)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神经鞘瘤
胃间质瘤
鉴别诊断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双月刊
1674-1897
12-1398/R
大16开
197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20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