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尽管作为一个集合概念,“第五代”中国建筑师已逐渐显影成像,但与前代建筑师相比,其创作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价值多元性和形式差异性,使得“第五代”建筑师很难作为一个统一的“世代共同体”被总结和呈现.在对“第五代”的认知上,强调研究共同体一致特征的传统“代际观法”开始失效.文章尝试采用“代差视角”,考察中国建筑师在代际演替过程中“代差优势”的作用;指出“乌托邦叙事语境”的裂解,给“第五代”带来了某种历史性超越机遇;最后全面论述了“广义消费语境”下,“第五代”在不同建筑领域创新性的“代差叙事”;并预测随着互联信息的充分流动与高频迭代,中国建筑师的断代划分将因代差消失而不再继续具有认知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代际观法”到“代差叙事”“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研究笔记
来源期刊 时代建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第五代”中国建筑师 代际观法 代差优势 乌托邦叙事语境 广义消费语境 代差叙事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第五代中国建筑师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C969:TU|TU-092|C912.4
字数 864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52 401 11.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63)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第五代”中国建筑师
代际观法
代差优势
乌托邦叙事语境
广义消费语境
代差叙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时代建筑
双月刊
1005-684X
31-1359/TU
大16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704室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4-46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52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222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