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眼底自发荧光(fundus autofluorescence,FAF)作为一种操作简便、非侵入性的成像技术,可通过判断视网膜中脂褐质及黑色素的变化,以高/低荧光呈现视网膜功能状况.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的FAF图像表现为黄斑裂孔高荧光区及孔周围的环形低荧光.术后裂孔完全闭合,高荧光区消失,否则表现为持续高荧光状态.FAF图像表现与相干光断层扫描图像及视力有相关性.
推荐文章
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黄斑部脉络膜厚度的观察
EDI-OCT
特发性
黄斑裂孔
脉络膜厚度
黄斑变性
特发性黄斑前膜术后视力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特发性黄斑前膜
术后视力
相关因素分析
特发性黄斑裂孔OCT形态特点对视力预后的影响
特发性黄斑裂孔
玻璃体切割术
内界膜剥除术
OCT
黄斑裂孔指数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后黄斑区变化及视功能变化
特发性黄斑裂孔
玻璃体切割手术
黄斑区结构
视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眼底自发荧光检查在特发性黄斑裂孔诊断及视力预后判定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国际眼科纵览 学科
关键词 眼底自发荧光 特发性黄斑裂孔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3-418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0.06.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眼底自发荧光
特发性黄斑裂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眼科纵览
双月刊
1673-5803
11-5500/R
大16开
北京市崇内大街后沟胡同17号
2-609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01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67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