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疫情特殊情况下慢性失眠症患者在传统认知行为治疗无法常规开展期间,探讨不同网络化管理模式下失眠严重程度、睡眠质量、心理情绪状态的差异,以及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NCBT)的有效性.方法 将经微信群管理的慢性失眠症患者群体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CBT组(220例):除实施药物远程邮购外,积极推送NCBT方案;对照组(220例):仅实施相关治疗药物远程邮购.分别在居家观察初期(2020年1月28日,基线)和居家观察结束(2020年3月29日,治疗后)进行两次问卷调查表调查,分别采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症状自评(SCL-90)量表检测评价两组干预管理前后的失眠严重程度、睡眠质量和情绪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基线时:NCBT组和对照组无临床意义失眠发生率分别为29.54%和30.45%,轻度临床失眠发生率分别为43.64%和42.73%,中度临床失眠发生率分别为24.09%和24.55%,重度临床失眠发生率分别为2.73%和2.2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NCBT组无临床意义失眠发生率(66.82%)增加,轻度、中度、重度临床失眠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对照组无临床意义失眠发生率(24.54%)和轻度临床失眠下降(34.54%),中度临床失眠(36.36%)和重度临床失眠(4.54%)发生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时,NCBT组和对照组PSQI各因子得分均增高、睡眠质量均较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CBT组PSQI量表在睡眠质量、催眠药物、日间功能各因子评分及总评定分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基线时和治疗后SCL-90评分比较,对照组躯体化、焦虑、抑郁、惊恐4项因子不同程度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CBT组与对照组比较,相关焦虑抑郁各因子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疫情期间居家观察特殊环境下,对慢性失眠症患者实施NCBT治疗,可显著减轻失眠的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少焦虑抑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