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存世的地面建筑与地下建筑是墓葬礼仪的物化形态,时人使用艺术化的语言和形式来表饰这个空间:以现实为粉本进行或夸张或压缩或反叛的摹写,形成新的表现形式——“二手现实”.中国古代墓葬呈现出来的视觉形式是动态的,随时呈现出跟时代气息相符的新的艺术形式——镜像艺术. “复古”是一种基于模本的再创造行为,镜像艺术是这类复古行为的表征之一.
推荐文章
从西北雕刻看中国古代艺术之精神
空间概念
思维方式
思辨性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探讨
中国
古建筑
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性探究
中国古代建筑
木构架
文化特征
简析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目的及其方式
中国古代文学
传播目的
传播方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复古”的镜像艺术?——小议中国古代墓葬的视觉呈现方式
来源期刊 中国民族博览 学科
关键词 “二手现实” 镜像艺术 “复古”
年,卷(期) 2020,(10) 所属期刊栏目 建筑与文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0-201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342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珊珊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手现实”
镜像艺术
“复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10-1220/G0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茶马街6号院4号楼1-1104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44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35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