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宋明理学中,气论涉及到宇宙生成与变化,本体与现象关系等多方面内容,受到各派理学家的重视.在气论中,朱熹提出的气"散尽"说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话题.朱熹认为人死则其气散尽,最终归于无.这一说法起于对佛家轮回说的反对,体现在朱熹对张载人气聚散论的讨论中:"横渠辟释氏轮回之说.然其说聚散屈伸处,其弊却是大轮回.盖释氏是个个各自轮回,横渠是一发和了,依旧一大轮回."(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37页)张载的气化论认为,人的气散而复归于太虚,复归于太虚的气又能凝聚生物.在朱熹看来,佛家轮回说是特定人物的灵魂不断轮回往生,天地间来来去去,只还是这些人、物.张载的观点则较佛家轮回说有了进步,是构成人物的本源性的气聚散变化,造成不同的人,这就走出了佛教原本的特定个体灵魂循环说.但朱熹对此仍不满意,他认为张载的说法本质上仍是轮回:"橫渠说'形溃反原',以为人生得此个物事,既死,此个物事却复归大原去,又別从里面抽出束生人.如一块黄泥,既把来做个弹子了,却依前归一块里面去,又做个弹子出來."(《朱子语类》,第3032页)气作为一种本源存在自身不生灭增减,从中产生出人、物,人与物又返回到气中,就如同一块黄泥,从中捏出一个弹子,弹子又可以捏回到这一块黄泥中去.张载对佛家轮回说的反对是内容上的反对,而朱熹则连轮回的形式也要废弃,所以朱熹提出造作事物之气的散尽说,认为"死便是都散无了"(《朱子语类》,第1012页).
推荐文章
医务礼仪的哲学探析——以朱熹礼学为例
医务礼仪
朱熹礼学
儒医
医患和谐
浅论尤溪和朱熹的不解之缘
朱熹
尤溪
不解之源
影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朱熹理学中气的"散尽"问题
来源期刊 华夏文化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思想文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5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夏文化
季刊
1007-7901
61-1274/GO
16开
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
52-141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6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5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