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天工       
摘要:
云南建水烧造陶瓷器的历史悠久.清末民初时期,建水陶以"刻填""磨光"工艺为特色的制作工艺已经成熟,加上当地文人参与制陶,实现了诗、书、画、印等传统艺术元素在建水陶上的文化附加,开创了建水陶发展的新局面,这对后来建水陶的创作发挥着导向作用.通过讨论清末民初时期篆刻艺术在建水陶创作中的运用,挖掘建水陶的创作规律和文化内涵,谋求传统艺术在建水陶上的新转化,凸显建水陶的文化附加.
推荐文章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陶行知
创造教育思想
现实意义
英汉对比理论的建立及现实意义
英汉
对比理论
现实意义
陶瓷习俗及其现实意义浅论
民俗
陶瓷习俗
形成
外部特征
现实意义
农业气象服务的开展及现实意义探寻
农业气象服务
农村
气象灾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清末民初时期篆刻艺术在建水陶创作中的运用及现实意义
来源期刊 天工 学科
关键词 建水陶 篆刻艺术 陶瓷装饰 文化附加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工美史话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3
页数 2页 分类号 J520.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俊楠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建水陶
篆刻艺术
陶瓷装饰
文化附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工
半月刊
2095-7556
14-1374/J
大16开
201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9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