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地下”的大运河“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隋炀帝开运河、乘龙舟、游江都(今扬州)的故事,千余年后仍被传为笑谈。不过,晚唐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其二)》中所写的这四句,倒是为隋唐大运河作出了公允的评价。这条总长约2700公里的运河,自隋炀帝之父隋文帝在位时,即开始疏通、修建。它以洛阳为中心,连接大兴城(今西安)、余杭(今杭州)、涿郡(今涿州),为此后五百年乃至更久的中国,搭建起决定国运的血脉版图。
推荐文章
隋唐大运河对唐代私家园林的影响
唐代私家园林
隋唐大运河
士流园林
中隐思想
唐宋诗词中的宿州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
唐宋诗词
宿州
隋唐大运河非遗——龙门石窟木版年画
隋唐大运河
龙门石窟非遗
保护
创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隋唐大运河上的国家粮库
来源期刊 中华遗产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河南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 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7
页数 4页 分类号 I2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河南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
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遗产
月刊
1672-8971
11-5247/G2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80-253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53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5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