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形象传播中的受害者情结到底因何而来,又从哪里开始?这个问题不仅关系着我们应该如何客观的认识他者,更关系着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地认识自我.本文发现,自1895年以后,中国人想象中的中国与西方的传统“中心—边缘”关系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中国人自我想象的模式和对国家形象的认同也随之发生了颠覆性扭转.传统身份丢失后的自卑与屈辱、现代性之路上对于西方的羡慕与憎恶以及身份重建过程中的焦虑与迷失,共同汇成了现代中国自我想象中的一股让人无法忽视的受害者情结.
推荐文章
第二受害者结局评估工具分析及启示
第二受害者
结局
评估工具
患者安全
应关注患者安全事件中第二受害者的支持需求
患者安全
第二受害者
应对策略
支持需求
第二受害者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第二受害者
患者安全
研究热点
文献计量分析
可视化分析
城市形象传播路径研究
城市形象
传播路径
新媒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形象传播中受害者情结的源起
来源期刊 新闻大学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中国形象 他者 受害者情结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新闻传播史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8
页数 13页 分类号 G20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形象
他者
受害者情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闻大学
月刊
1006-1460
31-1157/G2
大16开
上海市邯郸路440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内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18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218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