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的价值越发凸显,相比于不法侵害,服务提供者收集和处理个人信息的行为更为隐秘.用户的在线行为需要经过互联网的三个层级,而每一个层级都具有单独收集和处理用户个人信息的能力.隐私协议的内容决定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界限,但"同意或离开"规则和"点击即同意"方式使用户对隐私协议的条款不具有协商能力.联通、小米和微信的隐私协议均使用户对个人信息丧失控制,用户同意后个人信息难以得到保护.仅依靠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不足以应对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困境,应以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方式确立隐私协议的形式和必需的内容,将透明度与日常报告结合,通过公私并行的方式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推荐文章
浅谈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困境与出路探索
大数据
个人信息保护
出路探索
大数据时代的用户隐私保护
大数据
用户隐私
隐私保护
个人信息
"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隐私保护研究
互联网+
学生隐私
隐私泄漏
欧盟签署协议保护RFID个人信息安全
欧盟委员会
消费者
信息安全
RFID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数据时代隐私协议中个人信息的保护进路 ——以互联网分层为视角
来源期刊 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隐私协议 个人信息保护 互联网层级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新兴权利法律问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87
页数 11页 分类号 D922.16
字数 161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563/j.cnki.sdzs.2020.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鑫 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 24 74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4)
共引文献  (64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1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2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2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隐私协议
个人信息保护
互联网层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1-4403
32-1033/C
苏州市干将东路20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7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45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