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刑事程序的协商性处理是刑事司法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德国主要表现为刑事协商制度.现有的德国刑事协商包含程序停止、处刑命令与认罪协商三种类型,其自生自发于司法实践,在法官的实质影响下,流转于合意与妥协之间,形成层次化的协商机制.随着刑事协商的兴起,在诉讼价值层面,德国传统的实质真实主义逐渐妥协,开始引入合意性的价值因素,其动因在于诉讼经济,通过处分权主义的有限引入,创设基于合意的程序正义观,从而达致实用主义下的利益兼得.就诉讼构造而言,传统的职权主义也出现转型,开始有所保留地接受合意型的构造因素.在审前阶段,协商程序构造具有双重模式,表现为法官的强影响型与弱影响型;在主审阶段,协商程序构造则转变为法官主导下的弱三角结构.实质真实主义的妥协存在限度,合意因素需要受到实体与程序的双重限制.
推荐文章
德国刑事诉讼审前程序评析
德国
大陆法系
刑事诉讼审前程序
浅议刑事辩护制度
辩护人
辩护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实质真实主义的妥协 ——德国刑事协商制度的理论考察
来源期刊 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刑事协商 实质真实主义 职权主义 合意性价值 协商程序构造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6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D915.4
字数 140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563/j.cnki.sdzs.2020.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瑞剑 北京大学法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0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刑事协商
实质真实主义
职权主义
合意性价值
协商程序构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1-4403
32-1033/C
苏州市干将东路20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7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45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