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直以来,华语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尤其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审视下,多被解构为东方文化的异质符码,寓言式的影像传达成为第五代创作者的集体路径,而异质性在他们作品中的孕造,很大程度依赖西方世界"域外"的叙事空间的绘制:古老的山村、乡野、土地、荒原……第六代的出现令延囿十余年的叙事空间发生第一次偏移,青年创作者的激进求异将上一代权威划定的辖域视作第二个中心,于是在作为"西方之异域"的"寓言世界"外,又另辟一空间——城市,这同样具有与两处地理中心对立的异质意味.再次开辟异质时空的浪潮似乎迟迟没有到来,古老的寓言伤逝已久,城市成为形色单一的娱乐化影像场域,乡村也因主体流行文化的离析与现代性的入渗逐渐失去原有的叙事价值……直到近些年,《路边野餐》《塔洛》《清水里的刀子》《冈仁波齐》等作品,以及毕赣、张睿珺、万玛才旦、王学博等导演的出现,令华语电影空间延展的传统有了回流之势.他们将诸多不均匀的、多元分布的关系捏合起来,构建既不同于寓言故事稳固自洽的封闭空间,又有别于不设围栏的开放式废墟的"异托邦",它既有意规避再现现实空间熟稔的物质景观,又如镜像折射出现实世界的倒影,让我们得以从中洞悉那些映照存在与真理的瞬间.
推荐文章
论20世纪80年代广西电视文艺创作
20世纪
80年代
广西
电视文艺
创作
20世纪60年代欧美时尚巨变
年轻风暴
街头时尚
“逆上升”流行
高级成衣业
浅谈中国20世纪20年代浪漫主义研究
浪漫主义
抒情性
个人主义
20世纪90年代核测井进展
综述
核测井
孔隙度测井
脉冲中子测井
放射性示踪测井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华语电影的异质空间建构
来源期刊 美与时代(下旬刊) 学科
关键词 华语电影 异质空间 集体神话 个体神喻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影视美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121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439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晓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9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华语电影
异质空间
集体神话
个体神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与时代(下旬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59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12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