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锶钡比是常用的海陆相沉积环境判别手段之一,黄河三角洲钻孔沉积物的传统全量锶钡比介于0.45±0.5之间,无法判别其海陆相沉积环境.黄河三角洲钻孔样品的选择性提取结果表明,全样的总量钡和锶中的75%以上的钡和50%以上的锶赋存于与沉积时的海陆相地球化学环境无关的陆源碎屑矿物中,在判别海陆相沉积环境时是应该剔除的.不同选择性提取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沉积物中的锶除碎屑硅酸盐矿物态外,主要呈现可交换态和碳酸态,赋存形态比较单一;而钡除了碎屑硅酸盐矿物态外其赋存形态复杂.以提取可交换态为主的醋酸钠法和醋酸铵法、以提取可交换态和碳酸盐态为主的柠檬酸法和稀盐酸法及络合剂+稀盐酸法所提取的锶钡比,均能较好地区分黄河三角洲的海陆相沉积环境.来自黄土的黄河三角洲物源的高碳酸钙和醋酸不能提取重晶石中钡的双重特殊性,导致黄河三角洲沉积物稀醋酸法提取的结果具有高锶低钡的特征并造成锶钡比偏高,尽管其锶钡比都大于1.0,但其对沉积时盐度环境的响应灵敏度大于其他选择性提取方法.选择性提取方法是解决目前传统的全样总量锶钡比海陆相沉积环境判别效果不佳问题的唯一有效手段.
推荐文章
现代黄河三角洲南部潮间带及附近海域沉积特征认识与分析
黄河三角洲
潮间带
莱州湾
沉积年代
物源
现代黄河三角洲的海岸侵蚀及其环境影响
海岸侵蚀
灾害
退化
滨海湿地
现代黄河三角洲
浅水三角洲前缘单砂体识别及划分方法 ——以吴旗三角洲为例
浅水三角洲
单砂体
野外露头
三角洲前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选择性提取方法锶钡比的海陆相沉积环境判别探讨 ——以现代黄河三角洲为例
来源期刊 沉积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选择性提取 锶钡比 陆源碎屑沉积物 海陆相沉积环境 沉积环境判别 黄河三角洲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现代沉积与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6-1238
页数 13页 分类号 P59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11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0)
共引文献  (375)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6(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7(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0(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选择性提取
锶钡比
陆源碎屑沉积物
海陆相沉积环境
沉积环境判别
黄河三角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学报
双月刊
1000-0550
62-1038/P
大16开
兰州市东岗西路382号
54-45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5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23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