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YH1井区属于高含硫井区,随着井区压力、温度的变化,单质硫可能析出、沉积,导致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降,进而影响井区产能.因此,单质硫溶解度的准确预测是含硫气藏开发过程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之一.受气体组分差异影响,常用于单质硫溶解度预测的Roberts模型,不适用于YH1井区.在Chrastil模型的基础上,依托YH1井区气井硫溶解度实验数据,建立适用于YH1井区单质硫溶解度预测模型,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利用新模型对YS1井开展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井筒4237m以上有单质硫析出,井筒4237m以下及储层均未见单质硫析出.硫溶解度随温度和密度的降低而减小,在温度低于125℃或酸性气体密度低于180kg/m3时,温度和密度对硫溶解度影响不明显;在温度高于125℃以上或酸性气体密度高于180kg/m3时,温度与酸性气体密度对硫溶解度影响较大.
推荐文章
气液固三相模型预测单质硫溶解度研究
单质硫
溶解度
气液固
预测模型
四参数缔合模型预测酸性气体中硫的溶解度
酸性气体
溶解度
缔合模型
平均绝对相对偏差
压力
温度
溶解度
超临界流体密度
高含硫气藏元素硫溶解度预测新模型
高含硫气藏
硫溶解度
预测模型
酸性气体
考虑非达西作用的高含硫气井近井地带硫饱和度预测模型
硫沉积
含硫饱和度
预测
数学模型
非达西流
高含硫气井
近井地带
气藏工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YH1井区单质硫溶解度预测模型研究
来源期刊 中外能源 学科
关键词 高含硫 析出 硫溶解度 实验数据 预测模型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勘探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9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剑 6 21 1.0 4.0
2 漆国权 5 4 1.0 2.0
3 严小勇 8 7 2.0 2.0
4 邓远平 3 1 1.0 1.0
5 袁玥 4 20 2.0 4.0
6 乔林 2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含硫
析出
硫溶解度
实验数据
预测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能源
月刊
1673-579X
11-5438/TK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4层430房间 《中外能源》杂志社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97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