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苏轼的草书观与他的"尚意"思想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论书诗之中.从嘉祐八年(1063)《次韵子由论书》"尚意"思想的萌芽到元祐六年(1091)《六观堂老人草书》,苏轼"草书非学聊自娱"的草书观逐渐成形并成熟.对于草书,苏轼反对苦学与执迷,他对张旭、怀素、石苍舒等人草书的态度代表了当时宋代士人对草书的基本态度.本文结合苏轼的论书诗和书论,从草书学习、草书史观、草书创作三个方面对他的"尚意"思想及草书观进行论述.
推荐文章
赵壹《非草书》书学思想研究
赵壹
《非草书》
反草书
书学思想
孙过庭《书谱》对草书创作的启示
孙过庭
书谱
草书
创作
启示
借鉴
张旭草书书风与盛唐时代背景关系的探究
盛唐
时代背景
张旭
草书书风
横式行草书设计签名笔迹检验探析
横式行草书
设计签名
笔迹
检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草书非学聊自娱——苏轼草书观研究
来源期刊 书法教育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特别关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5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书法教育
双月刊
2096-4552
10-1523/J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甲3号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511室
201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8
总下载数(次)
50
总被引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