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呼气阻力训练和经面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两种呼吸模式对健康志愿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及其差别,以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选择合适的呼吸训练方法 ,减少肺康复训练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不良影响.方法 选择30名健康志愿者,每名志愿者先后接受相同数值(0、0.98、1.47 kPa)的定量阻力呼气和CPAP干预,使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NICaS CS)同步测量不同呼吸模式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指标包括心率、每搏输出量(SV)、每搏输出量指数(SI)、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心脏动力指数(CPI)、全身外周阻抗(TPR)、全身外周阻抗指数(TPRI).分别观察相同呼吸模式下不同设置值以及相同设置值下两种呼吸模式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 应用呼气阻力训练,当设置值由0逐渐增加到1.47 kPa时,心率增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V、SI、CO、CI和CPI下降,TPR及TPRI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1~6.51,P<0.05).应用CPAP,当设置值由0逐渐增加到1.47 kPa时,心率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7,P<0.05);CO、CI、CPI下降,TPR及TPRI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9~3.35,P<0.05);而SV和SI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设置值同为1.47 kPa时,呼气阻力训练心率增快,CPAP心率减慢,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1,P<0.05);CPAP的SV和SI高于呼气阻力训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4.08,P<0.05);两种呼吸模式的CO、CI、CPI、TPR及TP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道压力变化影响健康志愿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1.47 kPa的CPAP与阻力呼气模式相比,CPAP减慢心率,增加SV;阻力呼气模式加快心率,降低SV.COPD病人在进行肺康复治疗时,选择CPAP模式代替呼气阻力训练,有可能减少气道正压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不良影响;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有助于优化通气模式与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