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Essen卒中风险评分(ESRS)对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第1年复发的预测效果.方法 前瞻性连续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以首发缺血性卒中收入院的患者915例,随访至2019年12月.排除重复纳入3例、空号6例、非缺血性卒中4例、出生日期缺失1例、外周动脉疾病史缺失1例、心脏病史缺失7例、失访109例,最终完成随访者784例纳入本研究.根据ESRS量表,分别对条目中的年龄、有吸烟行为、确诊高血压病、确诊糖尿病、既往心肌梗死病史、确诊其他心脏病(除外心肌梗死和心房颤动)、确诊外周动脉疾病、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缺血性卒中病史,共8项条目进行计分,总分为9分.以ESRS<3分与ESRS≥3分,分别将784例总体患者和剔除心房颤动的731例患者分为复发低风险组和复发高风险组.根据改良ESRS量表(删减了年龄、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外周动脉疾病)的5项条目进行计分,总分为5分.以改良ESRS<2分与改良ESRS≥2分,将784例患者分为复发低风险组和复发高风险组.对完成随访者与失访者的基线特征进行比较;对比分析依ESRS和改良ESRS进行风险分组以及剔除心房颤动患者后按ESRS进行风险分组患者的第1年复发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等指标对ESRS和改良ESRS及剔除心房颤动患者ESRS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考虑到ESRS中低得分条目可能因数据缺失对研究结果与患者真实患病情况产生的偏差,对该类条目进行调整,即按ESRS各条目赋分的总体患者(A组)、对总体患者中有其他心脏病史者的"既往心肌梗死"项全部赋值1分(B组)、对总体患者中"既往TIA史"项全部赋1分(C组),重新计算AUC值,评价ESRS对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第1年复发的预测效果.AUC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1)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完成随访者与失访者的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肌梗死、其他心脏病、外周动脉疾病、TIA或缺血性卒中、吸烟比例及ESRS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采用ESRS对完成随访患者进行风险分组,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第1年复发率为10.8%(85/784),95%CI:0.09~0.13;剔除心房颤动患者后,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第1年复发率为10.4%(76/731),95%CI:0.08~0.13;两类患者中,高风险组与低风险组复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改良ESRS对完成随访患者进行风险分组,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第1年复发率为10.8%(85/784),95%CI:0.09~0.13,高风险组与低风险组复发率的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3)784例患者中,ESRS、改良ESRS的AUC值分别为0.489(95%CI:0.424~0.558)、0.470(95%CI:0.403~0.521),敏感度分别为34.1%、37.7%,特异度分别为61.4%、57.8%;剔除心房颤动患者后ESRS的AUC值为0.481(95%CI:0.410~0.553),敏感度为32.9%,特异度为62.3%.改良ESRS和剔除心房颤动者ESRS分别与总体患者ESRS比较,AUC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对"既往TIA史"和"既往心肌梗死史"进行ESRS的预测效果分析,即调整784例患者危险因素的构成比例后重新计算AUC值,结果显示,A、B、C组AUC值分别为0.489(95%CI:0.424~0.558)、0.487(95%CI:0.419~0.554)、0.498(95%CI:0.432~0.567),B、C组分别与A组比较,AUC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中,ESRS无法识别真正的复发高风险人群,不能用于预测该类患者第1年的复发情况,需对ESRS进行进一步改良或探讨新的评分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Essen卒中风险评分对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第一年复发风险的预测效果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Essen卒中风险评分 缺血性卒中 卒中复发
年,卷(期) 2020,(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8-654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921.2020.1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敏 48 345 12.0 17.0
2 周沐科 36 215 9.0 14.0
3 朱彩蓉 53 371 12.0 16.0
4 杨燕玲 9 6 2.0 2.0
5 张露 16 228 3.0 15.0
6 严可 4 10 1.0 3.0
7 吴晨瑶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Essen卒中风险评分
缺血性卒中
卒中复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月刊
1672-5921
11-5126/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80-155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9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87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