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滇金石斛Flickingeria albopurpurea Seidenf中的化学成分,对分离得到的对映海松烷二萜类物质进行致龋相关细菌的抑制作用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硅胶、Sphe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Rp-HPLC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运用多种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利用MBECTM-Device考察分离到的化合物对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唾液链球菌、内氏放线菌、黏性放线菌、乳杆菌等6种致龋菌生长的影响,并测定化合物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细菌生物膜的最低清除浓度(MBEC).结果 从滇金石斛中分离鉴定出4个对映海松烷二萜化合物,它们对6种致龋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变形链球菌抑制作用最强.结论 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滇金石斛中分离得到,均具有抑制致龋菌的活性,是潜在的抗龋活性天然产物.
推荐文章
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对土壤纤毛虫群落的毒性效应
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
土壤纤毛虫群落
衰退演替
毒性效应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灵芝中三萜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灵芝
三萜
醇溶酸性组分
分离
益母草中的二萜类化合物研究
益母草
二萜化合物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胶陀螺子实体中几种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胶陀螺
4,8-十九碳二烯酸
棕榈酸
丙二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滇金石斛中4个对映海松烷二萜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其抗龋作用研究
来源期刊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滇金石斛 对映海松烷 致龋菌 抗龋作用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天然药物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5-19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8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809/j.cnki.2096-3653.2020011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43)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滇金石斛
对映海松烷
致龋菌
抗龋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6-8783
44-1733/R
大16开
广州市大学城外环东路280号
46-14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8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38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