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放疗中体积、位置变化对计划靶区的影响及调整放疗计划的必要性.方法 收集初诊确诊的鼻咽癌患者35例,全部患者接受放、化疗综合治疗.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前及放疗疗程中的第20~22次分别进行1次放疗定位CT扫描.在2次扫描的CT图像上分别勾画GTVnd1、PTVnd1及GTVnd2、PTVnd2靶区.使用Pinnacle计划系统内图像融合软件将前后2次CT扫描的图像及勾画的靶区进行匹配、融合.测量并计算每枚转移淋巴结在前后2次CT图像上的最大长径缩小比(单位:%),将其作为判别体积变化的参考指标.测量并记录在前后2次CT图像上每枚淋巴结中心点间的最小位移距离(单位:mm),将其作为判别位置变化的参考指标.将PTVnd1与GTVnd2进行靶区融合,根据GTVnd2边界是否超出PTVnd1范围,将收集到的全部淋巴结分为超出/未超出PTVnd1范围2组,分析GTVnd靶区体积、位置变化对PTVnd的影响.结果 共收集到颈部转移淋巴结190枚,其中超出PTVnd1范围组133枚,未超出PTVnd1范围组57枚.超出PTVnd1范围组中,淋巴结最大长径缩小约15.1% ~58.2%,平均缩小37.5%.未超出PTVnd1范围组中,淋巴结最大长径缩小约12.5%~53.8%,平均缩小35.6%.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P=0.158).超出PTVnd1范围组中,转移淋巴结中心点间的最小位移距离最小值为2.1mm,最大值为6.7mm,平均值为(3.3±1.5)mm.未超出PTVnd1范围组中,转移淋巴结中心点间的最小位移距离最小值为0.5mm,最大值为2.5 mm,平均值为(1.3±1.0)mm.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0,P=0.034).不同颈部淋巴结分区发生GTVnd2边界超出PTVnd1范围的概率不同,Ⅰ、Ⅱ、V区发生的概率明显高于Ⅲ区及ⅣV区.结论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放疗中位置变化是导致肿瘤照射剂量不足的主要原因,及时修正放疗计划设计非常必要,这对于减少肿瘤照射剂量不足的发生,提高肿瘤的局控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