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扫描技术行胸腹主动脉及肾动脉3D建模打印的可行性.方法 将40例临床拟行胸腹主动脉及肾动脉3D建模打印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低剂量)采用KV assist联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及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B组(常规剂量)采用120 kVp,250 mA及滤波反投影重建.两组对比剂均采用320 mgI/mL.将两组的CT DICOM数据传至3D打印工作站行胸腹主动脉及肾动脉3D建模打印.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辐射剂量(ED).对两组的胸腹主动脉及肾动脉3D建模打印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CTDIvol、DLP及ED均低于B组(P<0.05).A组ED值[(9.38±3.27)mSv]较B组ED值[(15.19±3.01)mSv]减少约38.2%.两组胸腹主动脉及肾动脉3D建模打印结果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2).结论 在行胸腹主动脉及肾动脉3D建模打印时,低剂量CT扫描技术生成的CT DICOM数据可在保证3D建模打印质量的情况下显著降低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
推荐文章
应用三维打印技术构建心脏瓣膜病术前主动脉根部模型的可行性研究
计算机断层成像
主动脉瓣病
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
三维打印
双源CT大螺距模式主动脉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大螺距
双源CT
CT血管造影
主动脉
辐射剂量
低管电压结合低剂量造影剂用于胸主动脉CT血管造影的可行性
低剂量
对比剂
胸主动脉
CT血管成像
X线计算机
低kV扫描应用于主动脉MSCTA的可行性研究
管电压
造影剂
团注追踪
主动脉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低剂量CT扫描策略行胸腹主动脉及肾动脉3D建模打印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医疗设备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3D建模打印 胸腹主动脉及肾动脉 低剂量CT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医学影像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0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18|R814.42|R14
字数 39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0.05.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昊鹏 北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 1 0 0.0 0.0
2 王金宝 北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8(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3D建模打印
胸腹主动脉及肾动脉
低剂量CT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疗设备
月刊
1674-1633
11-5655/R
大16开
北京市顺义区竺园路12号天竺综合保税区泰达科技园7号楼
82-555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856
总下载数(次)
40
总被引数(次)
570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