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纳秒脉冲电场具有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和诱导抗肿瘤免疫的作用.由于纳秒脉冲诱导治疗涉及的通路过多和常规检测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技术的局限性,其凋亡机制尚未达成共识且暂时没有高效的研究方法.为了深入研究凋亡机制,该文利用蛋白芯片技术和富集分析技术研究了纳秒脉冲电场诱导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凋亡机制,并推导了纳秒脉冲诱导治疗的凋亡机制.该研究方法对于有此类靶点数目众多的机制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为设计未来的纳秒脉冲诱导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优化最佳的脉冲参数或增强/抑制特定的分子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推荐文章
重楼皂苷Ⅱ诱导黑色素瘤B16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重楼皂苷Ⅱ
黑色素瘤B16细胞
线粒体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纳秒级脉冲电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窗口效应
ns级脉冲电场
肿瘤细胞
凋亡率
SKOV3细胞
窗口效应
凋亡率与坏死率差值
纳秒脉冲电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内质网信号通路分析
ns脉冲电场(nsPEF)
肿瘤细胞
凋亡
优化参数
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SKOV3)细胞
内质网凋亡信号通路
β-榄香烯诱导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凋亡的研究
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
凋亡
β-榄香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秒脉冲电场诱导B16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蛋白芯片 细胞凋亡 富集分析 纳秒脉冲电场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电子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9-95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H79|Q6-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178/1001-0548.202009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俊 43 275 10.0 14.0
2 陈晓东 4 3 1.0 1.0
3 刘贻尧 13 82 5.0 8.0
4 饶鑫 2 0 0.0 0.0
5 Yasir Alfadhl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蛋白芯片
细胞凋亡
富集分析
纳秒脉冲电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1-0548
51-1207/T
大16开
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北路二段四号
62-34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8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61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