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追加外科手术的淋巴结转移和残留癌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9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接受ESD术后追加外科手术的42例早期胃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5例,女性7例,男女比例为5∶1,平均年龄62岁(32~82岁).主要研究指标为淋巴结转移风险和残留癌风险,次要研究指标为3年、5年总体生存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淋巴结转移和残留癌危险因素,应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OR:45.3,95% CI:3.762~546.250,P=0.003)、侵犯深度(OR:3.965,95% CI:1.1019~15.432,P=0.047)、组织学类型(OR:9.455,95% CI:0.946 ~94.482,P=0.049)是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浸润形式(OR:10.675,95% CI:1.840~61.932,P=0.008)和水平切缘(OR:9.341,95% CI:1.470~59.346,P=0.018)是影响残留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层分析显示:男性,肿瘤侵犯至T1b-SM1,病理类型为未分化型;以及女性,肿瘤侵犯至T1b-SM2,无论病理类型,均出现淋巴结转移.当水平切缘阳性,无论浸润形式如何;以及浸润形式为INF-c,无论水平切缘如何,均出现残留癌.生存分析显示:无淋巴结转移者3年(100%比60%,P<0.001)和5年总体生存率(100%比25%,P<0.001)均优于合并淋巴结转移者;无残留癌者3年(100%比80%)和5年总体生存率(100%比62.5%)显著优于有残留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性别、侵犯深度、组织学类型是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浸润形式和水平切缘是影响残留癌出现的独立危险因素.无淋巴结转移和无残留癌的早期胃癌患者远期生存率优于伴有淋巴结转移以及残留癌出现的患者.因此,对于早期胃癌患者来说,ESD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但是部分患者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追加外科手术以期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