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库车坳陷东部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其构造变形机制与南天山造山带密切相关.综合采用露头共轭节理及白垩系残余厚度分布,分析了库车坳陷东部晚白垩世古隆起特征及构造应力场属性.吐格尔明、克孜勒努尔沟、库车河、卡普沙良河、吉迪克以及库车河西6条剖面的共轭节理分析表明,库车坳陷东部新生代构造挤压应力为NNW-SSE向,而中生代的构造挤压应力为NE-SW向.原型盆地恢复显示,库车坳陷白垩纪的沉积中心大致位于大北1井—吐北2井—克拉2井一线,且发育秋里塔格—新和—牙哈—提尔根古隆起带,白垩系原始沉积厚度总体上北厚南薄.在晚白垩世区域抬升剥蚀的构造背景下,坳陷东部受压隆升遭受剥蚀,白垩系残余厚度减薄,呈西厚东薄的趋势.位于坳陷东部的吐格尔明背斜在石炭纪—三叠纪为一个长期存在的继承性沉积古隆起,晚白垩世进一步隆升形成构造古隆起,背斜周缘的白垩系残余厚度进一步减薄.吐格尔明背斜和背斜周缘白垩系残余厚度等值线以及库北1井和库车河剖面周缘白垩系残余厚度等值线的长轴方向均为N W-SE向,进一步证实了库车坳陷东部晚白垩世的构造应力为NE-SW向.库车坳陷东部晚白垩世古隆起与构造应力场属性主要与特提斯造山带中地体增生和拼贴作用导致的特提斯北缘盆地群中发生的区域性抬升有关.
推荐文章
库车坳陷新生代构造应力场恢复
库车坳陷
构造解析
新生代
构造应力场
数值模拟
基于ANSYS的应力场模拟在库车坳陷克拉苏地区的初步应用
库车坳陷
构造应力
油气聚集
分布
油气藏形成
有限元法
模拟
松辽盆地南部西部斜坡区晚白垩世坳陷盆地坡折带研究
坡折带
松辽盆地南部
西部斜坡
坳陷盆地
隐蔽油气藏
库车坳陷白垩系含油气系统与高压气藏的形成
库车
坳陷
油气系统
高压
抬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库车坳陷东部晚白垩世古隆起及构造应力场恢复
来源期刊 地质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库车坳陷 晚白垩世 古隆起 构造应力场 共轭节理 残余地层厚度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6-1726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623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安成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8 992 15.0 31.0
5 曹婷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4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91)
共引文献  (1100)
参考文献  (5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8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4(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5(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6(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7(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7)
1998(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1999(4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0(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01(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2(6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8)
2003(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3)
2004(8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6)
2005(4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6(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7(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8(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5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8)
2010(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1(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2(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3(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4(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5(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6(3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7(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库车坳陷
晚白垩世
古隆起
构造应力场
共轭节理
残余地层厚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学报
月刊
0001-5717
11-1951/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113
192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89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