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溶解性无机碳(DIC)的通量和形式在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关键作用,是碳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万峰湖水库库区水体理化参数、DIC和稳定碳同位素(δ13CDIC)特征,揭示了DIC的行为和来源.结果 表明:1)在表水层,整个库区pH变化较保守,均呈弱碱性.硝酸盐氮(NO3--N)有最大变异系数,具有高度的时空变异性.由于稀释效应的存在,电导率(EC)、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DIC的最低值均出现在夏季高径流量阶段.在水柱面上,夏季氧化还原电位(Eh)和NO3--N随水深增加无显著变化,其余指标均变化明显,且在温跃层变异程度最大.两季节的水温(T)、pH和Eh均随水深增加而降低,pCO2则与之相反.EC、总碱度(TA)和DIC在夏季随水深增加而降低,冬季变化梯度较小.两季节的DIC与pH、Eh呈负相关,与EC、pCO2呈正相关.2)夏季DIC为2.66 ~ 4.9 mmol·L-1,而冬季为3.38~4.52 mmol·L-1.水体热分层期间,DIC和δ13CDIC在温跃层的变化梯度最大,DIC与δ13CDIC在夏季表水层呈正相关.两个季节水柱面上及冬季表水层的DIC和δ13CDIC均呈负相关,但冬季DIC和δ13 CDIC值随水深变化趋势不明显.3)夏季δ13 CDIC较高,为-7.71‰~-1.38‰,表明碳酸盐矿物的溶解占优势.冬季δ13CDIC为-16.93‰~-9.44‰,显著低于夏季且范围更宽,生物源CO2的输入和有机质矿化是主要来源.δ13CDID在不同季节和水深均差异显著,一方面是碳的来源不同;另一方面归因于碳来源的相对贡献比例的变化.
推荐文章
乌江渡水库中溶解性硅的时空分布特征
分布特征
溶解性硅
叶绿素a
乌江渡水库
硅藻
亚热带河口陆基养虾塘水体溶解性碳浓度及沉积物-水界面碳通量时空动态特征
溶解性有机碳
溶解性无机碳
碳通量
沉积物-水界面
水体
水产养殖塘
福建
太湖水体溶解性氨基酸的空间分布特征
太湖
溶解性有机质
氨基酸
有机质来源
大沽河溶解态无机氮时空分布特征及来源探讨
无机氮
时空特征
影响因素
污染来源
大沽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万峰湖水库溶解性无机碳来源及时空变异特征
来源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溶解无机碳 碳稳定同位素 二氧化碳分压 万峰湖水库 岩溶区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稳定同位素生态学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83-1790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87/j.1001-9332.202006.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焦树林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54 320 11.0 15.0
5 赵宗权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10 1 1.0 1.0
9 索惠英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8)
共引文献  (74)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6(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7(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8(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溶解无机碳
碳稳定同位素
二氧化碳分压
万峰湖水库
岩溶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生态学报
月刊
1001-9332
21-1253/Q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9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4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435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