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常见亚硝胺的种类、亚硝胺对生物的危害性、亚硝胺样品的富集净化技术、亚硝胺的测定技术(气相色谱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热能分析技术、分光光度法及电化学检测技术).讨论了各项分析技术,展望了亚硝胺类化合物分析技术的发展,以及食品中亚硝胺的含量控制及消除.
推荐文章
食品中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危害及控制研究进展
亚硝胺类化合物
亚硝酸盐
危害
控制
浅蓝霉素类化合物合成研究进展
浅蓝霉素
微生物代谢产物
生物碱
全合成
抗霉素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抗霉素
链霉菌
生物活性
生物合成
化学合成
植物中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环烯醚萜
药理活性
提取
分离
测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食品中亚硝胺类化合物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分析科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N-亚硝胺 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电化学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评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7-605
页数 9页 分类号 O65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526/j.issn.1006-6144.2020.04.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鹏 26 366 7.0 19.0
2 徐敦明 13 62 5.0 7.0
3 孔祥一 2 0 0.0 0.0
4 庄丽丽 2 0 0.0 0.0
5 方恩华 2 0 0.0 0.0
6 郑子龙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N-亚硝胺
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电化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科学学报
双月刊
1006-6144
42-1338/O
16开
湖北省武汉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38-20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57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