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金氏烧山火”手法对寒湿痹证患者的局部及循经远端穴位皮肤表面温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0月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寒湿痹证患者,在固定室温条件下,行“金氏烧山火”针刺治疗,分别于针刺前、针刺即刻、留针15 min、留针30 min后采用非接触式红外线人体测温仪、红外线热成像技术观察曲池与合谷穴,足三里与冲阳穴局部皮肤表面温度变化.结果 行“金氏烧山火”针刺手法后,上下肢穴位局部皮肤表面温度均不同程度升高,且留针15 min时皮肤表面温度最高.①上肢:曲池针刺即刻、留针15min、留针30m in时皮肤表面温度分别高于针刺前(P<0.05),合谷留针15 min、留针30 min时皮肤表面温度分别高于针刺前、针刺即刻(P<0.05);曲池针刺即刻皮肤表面温度高于合谷穴(t=3.793,P=0.034).②下肢:足三里针刺即刻、留针15 min、留针30min时皮肤表面温度分别高于针刺前(P<0.05),冲阳留针15min、留针30m in时皮肤表面温度分别高于针刺前、针刺即刻(P<0.05);足三里针刺即刻皮肤表面温度高于冲阳穴(t=3.794,P=0.034).结论 “金氏烧山火”手法可升高寒湿痹证患者局部及循经远端穴位的皮肤表面温度,具有明确的临床热效应.
推荐文章
烧山火针刺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36例
烧山火
针刺法
寒湿痹阻型
膝骨关节炎
烧山火手法治疗寒湿型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观察
慢性腰肌劳损
烧山火手法
寒湿型
"烧山火"手法研究进展及思考
烧山火
针灸
补法
综述
表面温度测量方式对喷雾冷却表面传热特性的影响
喷雾冷却
表面传热
温度测量
R404A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氏烧山火”手法对寒湿痹证患者皮肤表面温度的影响
来源期刊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烧山火 寒湿痹证 热感 穴,曲池 穴,合谷 穴,足三里 穴,冲阳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30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46.2020.01.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丽玲 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针灸科 12 62 3.0 7.0
2 张鹏翔 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针灸科 10 68 3.0 8.0
3 赵新雨 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针灸科 10 72 3.0 8.0
4 李靖 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针灸科 6 22 1.0 4.0
5 郭伟双 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针灸科 1 0 0.0 0.0
6 张振华 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针灸科 5 40 1.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烧山火
寒湿痹证
热感
穴,曲池
穴,合谷
穴,足三里
穴,冲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月刊
1673-4246
11-5398/R
16开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611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38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36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