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小说《路》的故事背景设立在一场毁灭性的大灾难过后.在小说结尾,信仰上帝的男孩活了下来,给灾难后的世界重新带来了希望,但这是否意味着对上帝的信仰可以给灾难中的世界带来希望呢?基于克尔凯郭尔的《恐惧与战栗》对圣经故事"以撒献祭"的解读来分析,小说结尾并不意味着信仰的回归,而是伦理战胜了信仰,人与人之间的爱超越了信仰.这一思想映照出了麦卡锡对社会现实的观照和思考,对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爱与和平的呼唤,对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归属感的家园共同体的探寻.
推荐文章
迈克尔·哈内克作品《爱》的艺术风格解读
极简主义
暴力主题
隐喻符号
开放式结尾
马克思主义信仰内涵解读
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
内涵
解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信仰与伦理:对《路》的克尔凯郭尔式解读
来源期刊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路》 科马克·麦卡锡 克尔凯郭尔 信仰 伦理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语言文字学·文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156
页数 5页 分类号 H3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路》
科马克·麦卡锡
克尔凯郭尔
信仰
伦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2096-0492
22-1312/C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卫星路7089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3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177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