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高热流密度激光介质高效散热与均匀冷却技术需求,设计并搭建了以去离子水为冷却工质的开式单喷嘴喷雾冷却实验平台,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热流密度(16~110 W/cm2)、不同冷却工质流量(200~300 mL/min)以及不同喷雾高度(15~25 mm)下单相喷雾冷却换热系数及其冷却均匀性效果.结果表明:该实验工况下,不同热流密度条件下喷雾高度及工质流量对于单相喷雾冷却换热效率及温度均匀性影响显著;喷雾高度15 mm、工质流量200 mL/min时获得最大对流换热系数为5.93 W/(cm2·K);喷雾高度15 mm、工质流量250 mL/min时面积20 mm×20 mm的热源表面温度均匀性最佳可优于0.6℃.
推荐文章
R404a喷雾冷却表面传热特性的时空不均匀性
表面
传热
汽化
R404a
喷雾冷却
系统压力影响下的喷雾冷却特性及温度均匀性
喷雾冷却
系统压力
换热性能
温度不均匀性
新型喷嘴R404a闪蒸瞬态喷雾冷却传热特性
闪蒸喷雾冷却
激光皮肤手术
膨胀腔喷嘴
瞬态传热
R404a
开式通道内液氮喷雾的降温特性
液氮喷雾
冷却性能
温度分布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开式单喷嘴喷雾冷却均匀性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激光介质冷却 高热流密度 单相喷雾 温度均匀性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强激光物理与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B69
字数 28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84/HPLPB202032.200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军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90 351 11.0 14.0
5 张浩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12 13 2.0 3.0
9 杨春光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1)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激光介质冷却
高热流密度
单相喷雾
温度均匀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强激光与粒子束
月刊
1001-4322
51-1311/O4
大16开
四川绵阳919-805信箱
62-76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66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