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于接受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食管空肠吻合口为术后吻合口漏的主要部位。如何提高食管空肠吻合口的安全性是目前临床讨论的热点。本文旨在评价食管空肠两层半吻合法在胃癌全胃切除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术前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腺癌、经影像学检查判断为可完成R 0切除的行根治性全胃切除的764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排除术中非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或无法行食管空肠吻合口加固的患者。其中,采用食管空肠两层半吻合者295例(改良吻合组),常规方法吻合者为469例(常规吻合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和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及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情况(Ⅲ级及Ⅲ级以上并发症定义为严重并发症)。 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改良吻合组与常规吻合组的手术时间[(140.7±27.0)min比(139.6±22.8)min]、术中出血量[(200.6±111.0)ml比(214.4±114.1)ml]、食管空肠吻合时间[(20.4±4.3)min比(19.9±4.6)min]、术后排气时间[(4.1±1.1)d比(4.2±1.1)d]、术后进流食时间[(5.4±1.0)d比(5.5±0.9)d]、术后鼻肠管拔出时间[(9.8±3.2)d比(10.0±2.3)d]以及术后住院时间[(15.4±6.5)d比(15.9±5.6)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常规吻合组相比,改良吻合组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7%(5/295)比4.7%(22/469),χ 2=4.768, P=0.029]和吻合口漏发生率[1.0%(3/295)比3.4%(16/469),χ 2=4.282, P=0.039]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者在吻合口狭窄和吻合出血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改良吻合组与常规吻合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34.2%(101/295)比32.2%(151/469),χ 2=0.838, P=0.360]、严重并发症发生率[4.7%(14/295)比7.2%(34/469), Z=-1.465, P=0.14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食管空肠两层半吻合在胃癌全胃切除手术中安全可行,能够降低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
推荐文章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二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比较
全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P 型食管空肠改良Roux-en-Y 吻合术
食管空肠吻合术
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空肠贮袋重建术研究进展
胃癌
全胃切除术
空肠贮袋
消化道重建
食管胃端端吻合在食管胃交界部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食管胃交界部癌
食管胃端端吻合
生活质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食管空肠两层半吻合在胃癌全胃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评价
来源期刊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胃肿瘤 全胃切除术 食管空肠吻合 并发症
年,卷(期) 2020,(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9-975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441530-20191010-0044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肿瘤
全胃切除术
食管空肠吻合
并发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月刊
1671-0274
44-1530/R
16开
广州市员村二横路26号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内
46-185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51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570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