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对中药广藿香的活性化合物进行网络药理学研究,探索其抗炎作用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TCM Database@Taiwan和PharmMapper等数据库筛选广藿香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筛选结果 与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和DrugBank 数据库中得到的炎症靶点相比较,总结筛选出广藿香活性成分抗炎作用的潜在靶点.采用Divide软件对靶点进行基因注释,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广藿香抗炎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作用网络并分析.结果 网络分析表明广藿香17个活性成分作用于21个炎症靶点,涉及11条代谢通路,参与信号转导、蛋白水解和炎症反应等相关生物过程.结论 广藿香抗炎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该研究为深入阐述广藿香抗炎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广藿香酮衍生物的合成以及抗菌活性研究
广藿香酮
衍生物
抗菌药物
广藿香酮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机制的研究
广藿香酮
金黄色葡萄球菌
转录组分析
抗菌机制
高速逆流分离红豆杉中紫杉烷类化合物及相关抗炎活性研究
高速逆流色谱
10-DABⅢ类部位
紫杉醇类部位
炎症筛选
靛红类化合物的抗疟疾活性
疟疾
疟原虫
靛红
构-效关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藿香中活性化合物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广东化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广藿香 网络药理学 炎症 反向分子对接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6,2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5
字数 268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舒婷 佳木斯大学药学院 15 68 4.0 7.0
2 任恒鑫 佳木斯大学药学院 21 93 5.0 9.0
6 宗希明 佳木斯大学药学院 30 121 6.0 9.0
7 牟立婷 佳木斯大学药学院 16 14 3.0 3.0
8 孙适远 佳木斯大学药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8)
共引文献  (75)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广藿香
网络药理学
炎症
反向分子对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化工
半月刊
1007-1865
44-1238/TQ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
46-211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195
总下载数(次)
75
总被引数(次)
740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