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战国策》中疑问句式里的"孰与"结构和"于……孰"结构相比其他文献使用较频繁,针对《战国策》中出现这两种疑问句式里的固定结构进行句式结构比较分析,得出"孰与"句式有三种作用,第一表示比较关系,第二表示选择关系,第三表示反诘语气,出现较多的是比较关系,而"于……孰"句式在本文中出现的用法既包括比较关系,又包括选择关系,本文依次对这三种作用作出分析。
推荐文章
《战国策》部类归属问题之争议
《战国策》
部类归属
非信史
中书余卷
论《战国策》的情报分析与决策艺术
《战国策》
情报分析
决策艺术
基于复杂句式短文本情感分类研究
文本信息处理
情感分析
复杂句式
word2vec
情感分类模型
SVM
论N对句式"V+的+是+N"歧义的影响和制约
生命度
语义特征
指称概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战国策》中孰与句式和于……孰结构比较
来源期刊 品位·经典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孰与 于……孰 比较关系选择 《战国策》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56
页数 2页 分类号 H1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睿晨 昌吉学院中文系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孰与
于……孰
比较关系选择
《战国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品位经典
月刊
1674-6147
15-1351/C
16开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中山东路8号波士名
16-15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7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