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决冷补沥青混合料初期强度低、耐久性差、冷补液制作复杂等问题,以单组分树脂作为结合料研制了一种树脂冷补料.针对单组分树脂冷补料产生的膨胀现象,提出了冷补料膨胀率的测试方法,确定了其满足强度要求的临界膨胀率.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冷补料中各组分的最佳组合水平,并对冷补料的强度形成规律以及路用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冷补料专用界面胶的性能,并采用非开挖修补工艺对冷补料及界面胶进行工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冷补料在满足强度要求下的临界膨胀率为6.6%,冷补料的初期强度形成速率较快,养护2 h即可达到开放交通的要求,3 d后可形成最终强度.冷补料的路用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专用界面胶的粘度低至108 mPa·s(25℃),而拉拔强度能达到1.66 MPa,坑槽修补1年后,修补处路面无明显破损及掉粒现象,用于非开挖修补工艺的单组分树脂冷补料具有良好的使用耐久性.
推荐文章
排水沥青路面性能研究综述
排水
沥青路面
路用性能
综述
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提高策略研究
沥青路面
抗车辙性能
影响因素
提高策略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的应用
沥青路面
冷再生
铣刨
稳压
高聚物在沥青路面裂缝修复中的试验研究
高聚物
注浆
沥青路面
裂缝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沥青路面快速修复用单组分树脂冷补料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硅酸盐通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快速修复 单组分树脂冷补料 膨胀率 非开挖工艺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综合利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85-1593
页数 9页 分类号 U414
字数 675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弥海晨 61 250 11.0 13.0
2 陈华鑫 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19 1979 24.0 39.0
3 张晓峰 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7 184 9.0 13.0
4 林科杰 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5 向豪 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8)
共引文献  (79)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沥青路面
快速修复
单组分树脂冷补料
膨胀率
非开挖工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硅酸盐通报
月刊
1001-1625
11-5440/T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733信箱
80-77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9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81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