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云南干热河谷区3个种源余甘子幼苗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 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其不同光合参数,并绘制相应光响应曲线,比较了不同种源余甘子光合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在低光合有效辐射(PAR)条件下,3个种源余甘子净光合速率(Pn)差异较小,随着PAR升高3个种源余甘子表现出较大差异.3个种源余甘子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在低PAR范围内迅速上升,随着PAR升高呈缓慢上升或下降趋势.3个种源余甘子胞间CO2浓度(Ci)呈先急速下降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水分利用效率(WUE)呈现先上升后趋于平缓再下降的总体趋势.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不同种源余甘子Pn的光响应曲线,决定系数(R2)在0.9982~0.9994之间.种源20180907-1的LSP、LCP及Pn,max均相对较高,利用强光的能力较强;种源20180907-2的LSP中等,LCP及P n,max均较低,表观量子效率(α)较高,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强,且WUE较高,抗旱能力较强;种源20180907-3的LSP、LCP均为中等,对强光的利用能力中等.
推荐文章
干热河谷特色植物余甘子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余甘子
没食子酸
含量测定
干热河谷车桑子光合生理特性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干热河谷
车桑子
氮磷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云南野生余甘子保护及开发利用
野生
余甘子
干热河谷
保护
利用
余甘子种子的抗逆生理特性及其对天然更新的影响
干热河谷
余甘子
种子活力
天然更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干热河谷区3个种源余甘子的光响应曲线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江西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干热河谷 余甘子 种源 光合特性 光响应曲线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园艺园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60
页数 6页 分类号 S667.9
字数 51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386/j.cnki.jxnyxb.2020.03.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6)
共引文献  (685)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3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1(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2(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3(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5(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3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7(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8(3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9(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4(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5(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6(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7(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干热河谷
余甘子
种源
光合特性
光响应曲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农业学报
月刊
1001-8581
36-1124/S
大16开
南昌市莲塘江西农业科学院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342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577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