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植被降水利用效率(rainfall use efficiency,RUE)模型,综合气候、土地利用/覆盖及光学遥感3个维度,分离人为干预(增加/减少)因素,监测生长季RUE时空演变特征,进一步采用地理探测器法探讨其驱动力.结果显示:(1)宝鸡地区经过两轮退耕还林(草)工程,RUE整体上呈提高趋势,尤其是第一轮后(2009-2013年)呈显著提高趋势的像元面积占比最高,达65.69%.全区由第一轮工程实施下(2001-2008年)的以人为干预增加区域为主转变为以人为干预减少为主;(2)夏季降水量最为充裕,春季雨量较差,表现为夏季RUE的提高速率[0.07-(10a)-1]和春季RUE的降低速率[-0.06·(10a)-1]均最为显著.年际、夏秋季,林地的RUE值最高,春季城乡用地的RUE值最高;(3)植被覆盖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粮食总产量、最大风速、降水量、气温、人口密度、造林面积对RUE的相关性依次递减(置信水平95%),植被类型、坡度、坡向对RUE的相关性不显著.交互作用下RUE空间分布的相关性表现为:气候环境因素>自然资源因素>人类活动因素>地理环境因素.随着坡度的增加,RUE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坡度26°~31°出现拐点;造林面积与RUE具有同步增减的变化趋势;植被对RUE的促进作用显著,人口密度对RUE的胁迫作用显著.此外,665.51 ~ 679.80 mm的降水量提高RUE的风险最高,集中于陈仓区东-西水平线区域上.
推荐文章
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作用及问题初探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生态恢复
经济发展
坝上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坝上地区
退耕还林还草
对策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陕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的影响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陕北地区
时空演变
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措施研究--以固原市原州区为例
退耕还林还草
原州区
工程措施
保障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降水利用效率演变格局及归因——以宝鸡地区为例
来源期刊 干旱区研究 学科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 RUE 人为干预 驱动力因子 宝鸡地区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天气与气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33-1245
页数 1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66/j.azr.2020.05.1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31)
共引文献  (709)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8(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2(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3(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04(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5(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6(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2)
200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0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10(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1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12(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13(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3)
2014(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2)
2015(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0)
2016(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7)
2017(5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53)
2018(27)
  • 参考文献(1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9(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退耕还林(草)
RUE
人为干预
驱动力因子
宝鸡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干旱区研究
双月刊
1001-4675
65-1095/X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58-3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1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70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