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农田中氮向河流水体的迁移不但造成化肥利用率低,而且加重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在河流水体与农田间构建合理的植被缓冲带对于水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辽河保护区干流近农田处设置了蒿草(CK)、黑麦草(LP)、紫穗槐+黑麦草(AL)和杞柳+黑麦草(SL)4种植被缓冲带.自然降雨后采集地表径流和土壤渗流液,对植被带阻控径流量、固体悬浮物及NO3--N、NH4+-N和TN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 表明:随着河岸植被带宽度的增加,农田地表径流量、固体悬浮颗粒物(SS)和径流中氮阻控率逐渐增大;5m宽黑麦草植被带可有效阻控径流中69.1%的固体颗粒物,黑麦草+紫穗槐植被带可有效阻控56.7%的NO3--N;而13 m宽植被带则平均可阻控95.6%、91.3%、75.9%、82.9%的固体悬浮颗粒物、NH4+-N、NO3--N、TN;植被带对土壤渗流液中各形态氮的阻控率显著低于径流,其中渗流液中NO3--N和TN的阻控率在前5m甚至出现负值,说明植被带的存在加强了径流中氮的下渗作用;4种植被缓冲带中,紫穗槐与黑麦草组合带(AL)对农田径流和渗流液中氮的去除效果均最好.
推荐文章
河岸缓冲带对地表径流及悬浮颗粒物的阻控效应
河岸缓冲带
径流
悬浮颗粒
阻控作用
沈阳地区河岸植被缓冲带对氮、磷的削减效果研究
河岸缓冲带
植被类型
氮磷污染
削减效果
河岸植被缓冲带的功能及其设计与管理
河流管理
植被缓冲带宽度
水质
恢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辽河河岸植被缓冲带构建及其对固体颗粒物和氮阻控能力
来源期刊 生态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辽河保护区 植被缓冲带 降雨径流 非点源氮 阻控率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85-2192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92/j.1000-4890.202007.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丽娜 沈阳大学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48 2424 25.0 42.0
2 张鸿龄 沈阳大学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3 360 10.0 18.0
3 马国峰 沈阳大学科技创新研究院 34 110 5.0 8.0
4 陈苏 沈阳大学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7 367 10.0 17.0
5 李天娇 沈阳大学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6 赵志芳 沈阳大学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2)
共引文献  (670)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19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4(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5(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6(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7(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8(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9(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辽河保护区
植被缓冲带
降雨径流
非点源氮
阻控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杂志
月刊
1000-4890
21-1148/Q
大16开
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161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55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1617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