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双侧臂丛损伤的致伤机制特点,并探讨诊疗策略及预后。方法:2013年1月-2018年4月,共诊治双侧臂丛损伤5例,包括机器牵拉伤1例,观察3个月后行手术治疗;静态牵拉伤4例,均非手术治疗。定期随访并使用顾玉东臂丛神经功能综合评定标准对上肢功能进行量化评价,采用配对 t检验进行治疗前后评分比较,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平均随访23.4个月,5例治疗后肢体功能评分均较前明显提高( P<0.05);1例机器牵拉伤患者的左(右)肩、肘、腕关节及手功能评分从治疗前分别为1.00(1.00)、1.00(1.00)、3.00(1.00)和3.00(1.00)分提升到4.00(2.00)、4.00(2.00)、4.00(3.00)和4.00(3.00)分;4例静态牵拉伤患者的左(右)肩、肘、腕关节及手功能平均评分由治疗前分别为1.25(1.25)、1.50(1.50)、2.25(2.25)和2.25(2.25)分对应提升到4.00(4.00)、4.00(4.00)、4.00(4.00)和4.00(4.00)分。 结论:伤后尽早明确诊断,根据神经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积极行上肢主、被动康复训练,并适当结合物理治疗,可保障双侧臂丛损伤后肢体功能的有效恢复。
推荐文章
臂丛神经损伤合并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一例报告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
臂丛神经损伤
神经痛
针刀及手法加臂丛麻醉治疗肩周炎
肩周炎
针刀
臂丛麻醉
手法
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体会
臂丛神经损伤
神经移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侧臂丛损伤五例治疗预后报告及体会
来源期刊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臂丛损伤,双侧 牵拉伤 核磁共振成像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5-6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441206-20190701-0022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臂丛损伤,双侧
牵拉伤
核磁共振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双月刊
1001-2036
44-1206/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竹丝岗二马路5号之一龙珠大厦2层
46-107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68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