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兽医杂志       
摘要:
褪黑素是由哺乳动物下丘脑松果体产生的一种吲哚胺类激素,化学成分是N-乙酰-5甲氧基色胺,1957年被耶鲁大学的皮肤科专家首次分离并检测了其分子结构,此后褪黑素成为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褪黑素是介导光照影响动物繁殖活动的重要调节因子,合成和分泌呈昼低夜高的节律性变化.光照可以通过调控褪黑素的分泌影响动物的繁殖活动.对于季节性繁殖动物,日照时长决定着褪黑素表现出抑制或促进繁殖性能的活动[1].在高纬度地区,光周期是决定繁殖季节开始和持续时间长短的主要环境因素.松果体通过改变夜间褪黑素分泌的持续时间控制繁殖活动,近年来随着探索的深入,发现褪黑素在动物性成熟、激素分泌、配子形成、胚胎早期发育、妊娠以及分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3].
推荐文章
褪黑素对雄性动物生殖机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褪黑素
雄性动物
生殖机能
生物学作用
硒在雄性动物繁殖中的作用
硒蛋白
精子发生
繁殖性能
褪黑素在卵巢中功能的研究进展
褪黑素
卵巢
类固醇激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褪黑素在雄性动物繁殖中的功能
来源期刊 中国兽医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文献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78
页数 4页 分类号 S66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乔立东 44 80 4.0 8.0
2 白欣洁 3 3 1.0 1.0
3 刘莎莎 2 0 0.0 0.0
4 王功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兽医杂志
月刊
0529-6005
11-2471/S
大16开
195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89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40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