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摘要:
尿动力学检查是依据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检测尿路各段压力、流率及生物电活动,从而了解尿路排送尿液的功能及机制,以及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即将患者排尿异常的症状和主诉以图形和数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为这些症状提供病理生理学解释[1].尿动力学检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在确定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功能及其协调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为医生提供客观及有意义的指标,为制定正确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小儿尿动力学检查逐渐成为小儿重要辅助检查的一部分.由于尿动力学检查是一项侵入性操作,需经尿道向膀胱内插入双腔测压管,经肛门放置直肠导管.插管过程中容易引起黏膜出血、产生疼痛,并且由于患儿缺乏对尿动力学检查相关知识的了解,往往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躯体性应激反应.同时患者年龄较小、心理脆弱、尿道细,以及检查时不配合,往往导致检查不能够顺利进行,从而延长了检查时间,增加痛苦,甚至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为了能够减轻小儿患者在尿动力学检查过程中的心理和生理不适,提升配合度和满意度,缩短检查时间,提高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我们改变了传统的护理模式,采用结构式心理护理方法加以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
推荐文章
尿动力学检查病人的护理
尿动力学检查
膀胱测压管
直肠囊测压管
护理
尿动力学检查的心理护理
尿动力学检查
心理护理
下尿路尿动力学检查病人的护理
尿动力学检查
护理
排尿功能障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结构式心理护理在小儿尿动力学检查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小儿患者 尿动力学检查 结构式心理护理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0-431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维杰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5 0 0.0 0.0
2 张静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儿患者
尿动力学检查
结构式心理护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双月刊
1673-2995
22-1368/R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4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8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