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立冬”通常在每年的11月7-8日之间,意味着正式进入冬季.此时太阳己到达黄经225°,北半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但由于此时地表还贮存有夏季与秋季的“余温”,所以还未体现严寒,甚至在晴朗无风时,还常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温度适宜,对冬作物的生长也十分有利.但“小阳春”只是初冬的短暂回暖,北方强劲的冷空气己频频南侵,势不可挡,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渐渐袭来.在我国古代,民间习惯把立冬视为冬季的起始,并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人大水为蜃.”三候“雉人大水为蜃”包含了古人对自然界的一个趣味想象:雉,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雉逐渐消失了行迹,而大蛤渐次出现在海边.这种大蛤的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十分相似,所以古人便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了大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场迎接冬日的盛宴
来源期刊 科学24小时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0,(11) 所属期刊栏目 品·文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5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24小时
月刊
1002-7394
33-1072/N
16开
杭州市西湖文化广场省科技馆东门办公区6楼
32-2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4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683
论文1v1指导